WLD 币会不会归零?加密市场的严峻追问

 

在加密货币的动荡浪潮中,WLD 币的命运备受瞩目,“WLD 币会不会归零” 这一问题,如阴霾笼罩在投资者心头。要剖析这一问题,需从其项目背景、市场表现、内在价值等多方面深入探究。

WLD 币是 Worldcoin 项目的原生代币,该项目由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・阿特曼(Sam Altman)创立,愿景宏大,旨在构建一个全球通用的身份识别和金融网络,通过 “世界 ID(WorldID)” 这一数字护照,利用虹膜扫描技术区分人类与 AI,同时分发加密货币 WLD,期望借此实现由 AI 资助的全民基本收入(UBI)。

自 2023 年 7 月 24 日正式上线以来,WLD 币的市场表现可谓跌宕起伏。上线首日,其价格一度暴涨近 90%,但随后便陷入漫长跌势。截至 2025 年 6 月,WLD 币交易价格徘徊在 1 美元左右,较历史最高价 16.21 美元 大幅下跌,市值也显著缩水。从交易量来看,虽时有波动,但整体呈下滑趋势,反映出市场对其兴趣与信心的减弱。

从项目进展看,WLD 币面临诸多挑战。一方面,监管风险如影随形。肯尼亚政府率先颁布禁令,中止 Worldcoin 在该国的注册认证;法国、德国、西班牙等欧洲国家,以及中国香港地区,先后对其数据收集行为展开调查与限制。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认定,Worldcoin 收集人脸和虹膜图像的行为不公平且非法。生物识别信息的敏感性,使得项目在全球合规推广的道路上举步维艰,而主要市场如中国内地、美国,因法规限制难以进入,严重制约了项目扩张与 WLD 币的潜在需求增长。

另一方面,代币经济模型问题重重。WLD 币初始供应量上限 100 亿枚,虽约定 15 年后才可能开启通胀模式(每年最大通胀率 1.5%),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。发行一年后,其真实流通量已达 2.76 亿,通胀率高达 541%。且根据代币解锁时间表,从 2024 年 7 月 24 日起,早期团队和投资者的代币开始解锁,每日解锁量高达 662 万枚 WLD 代币(约合 1800 万美元),解锁将持续 730 天。如此大规模的解锁与抛压,对币价形成巨大下行压力。尽管项目方随后调整部分解锁时间表,将约 80% 的 TFH 投资者和团队成员 WLD 代币解锁期从 3 年延长至 5 年,但整体抛压依然沉重。

从应用场景与内在价值角度,WLD 币至今缺乏坚实支撑。虽然项目方期望将其作为全球金融网络的核心代币,用于身份验证奖励、未来的 UBI 发放等,但目前这些设想大多停留在规划阶段,尚未形成成熟、广泛应用的生态。在实际使用中,除了少量用户因参与项目验证获得空投外,WLD 币在市场交易、支付结算、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等常见加密货币应用场景中,几乎难觅踪迹,难以凭借实际应用产生的内在价值维持币价。

综合来看,WLD 币归零并非危言耸听。其面临的监管困境、经济模型缺陷以及应用场景匮乏等问题,每一项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若项目方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,随着市场信心持续消散、抛压不断增加,WLD 币在加密货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,确实存在归零风险。但加密货币市场向来充满变数,若项目在后续能突破困境,实现合规发展、优化经济模型并成功构建应用生态,WLD 币也可能迎来转机。投资者在面对 WLD 币时,需保持高度谨慎,充分评估风险,切不可盲目跟风投资 。